南岸區重慶經開區
推動制造業躍升十條政策措施
(征求意見稿)
第一條 支持企業增產增效
對年度產值增速達到10%、20%、30%及以上的規上工業企業,分別對企業高管團隊3人、4人、5人,按照當年個人財政貢獻額,給予100%的補助。對年度產值增速超過10%、工業增加值率高于行業平均值的規上工業企業,額外增加2人,按照當年個人財政貢獻額,給予100%補助。
第二條 支持小企業培育升規
支持規模以下企業成長壯大,對首次納入規模以上統計且不在招商政策執行期內的工業企業,給予企業一次性10萬元的補助。
第三條 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
支持企業建立研發準備金制度,對申報研發費用1000萬以上的企業,由市級政策進行補助;申報研發費用1000萬以下的企業,按研發費用存量不高于3%、增量不高于10%的比例予以區級補助。單個企業每年補助不超過100萬元。
第四條 支持工業企業加大投資
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,對完成投資備案的項目,以當年實際設備投資額10%的比例給予一次性補助,每家企業最高補助100萬元。
第五條 支持企業融資發展
在工業企業增產增效、科技創新、綠色改造等方面,為企業提供普惠金融服務,解決企業融資難、融資貴問題。
啟動實施中小企業抵押增值貸款試點工作,落實好知識價值、商業價值信用貸款和應急轉貸政策,提升企業融資獲得感。
設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基金,支持工業企業做優做強。
第六條 支持企業本地配套
支持企業實現本地配套、補全產業鏈條。本地企業通過“以商招商”引進配套企業落戶南岸區、經開區的,且新引進配套企業投產當年實現產值2000萬元、5000萬元、1億元、10億元,對本地招商企業一次性予以10萬元、15萬元、30萬元、50萬元的補助。
第七條 支持盤活閑置低效載體
對新落戶企業利用區內閑置、低效工業載體(包含工業廠房、工業用地)實現升規入統的,或存量企業利用閑置、低效工業載體擴產擴能、并實現產值增速超過10%的,均按照當年該企業新增財政貢獻額,給予100%的補助。
第八條 支持新產品新技術示范應用
區內政府部門、事業單位、國有企業、國有平臺應用場景建設,應優先購買我區納入《重慶市首臺(套)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目錄(2022年版)》、《重慶市技術創新指導性項目推薦目錄》、“重大新產品”和“綠色產品”的技術和產品。
第九條 支持企業創新發展
加大專精特新企業培育,對新認定的國家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市級“專精特新”工業企業,分別給予一次性20萬元、5萬元補助。
推動企業綠色轉型發展,對新認定國家級綠色產品,每項產品給予10萬元一次性補助,每個企業最高50萬元;對新認定國家級綠色供應鏈、國家級綠色工廠、市級綠色工廠分別給予一次性100萬元、50萬元、20萬元補助。
支持企業智能化改造,新認定為市級智能工廠、數字化車間,分別給予一次性30萬元、15萬元補助。
扶持企業“上云上平臺”,給予當年“上云上平臺”費用20%的資金補助,單個企業每年最高不超過10萬元。
第十條 支持平臺企業與中小微制造業共生發展
鼓勵平臺企業放寬中小微制造業企業入駐條件,降低服務、推廣和宣傳費用,對優質中小微企業給予流量扶持。每年擇優評定一批中小微制造業入駐基數有增長、經濟效益良好、創新示范性強的平臺企業予以補助。